■全市P M2.5平均濃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新增營造林108萬畝以上、治理退化草原20.7萬畝,生態空間進一步擴大
兔年春節,乘坐京張高鐵到崇禮滑雪的客流激增,人們在冰雪運動中享受著歡快的春節假期。后奧運時代,冰雪旅游大熱,冰天雪地與湛藍天空交織輝映,成為我市將“首都兩區”建設與產業發展融合推進的一個縮影。我市把建成“首都兩區”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省委十屆二次、三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強力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大力改善生態環境,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生態保護修復與綠色產業發展齊頭并進。
推進“首都兩區”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深入實施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實踐。2022年,我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接續實施“藍天、碧水、增綠、凈土”四大行動,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支撐能力和水源涵養能力,精準提升生態環境建設質量,筑牢生態屏障。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鞏固提升農村“雙代”成果,全市P M2.5平均濃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接續實施洋河、桑干河、清水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完成年度投資8.3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9平方公里。鞏固提升國土綠化成果,新增營造林108萬畝以上、治理退化草原20.7萬畝,生態空間進一步擴大。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達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農膜回收率達90.3%。
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必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年,我市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生態保護修復與綠色產業發展齊頭并進。目前,體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現代制造、綠色農牧六大綠色產業占G D P比重已接近50%,綠色生態支撐體系和綠色產業發展體系不斷完善。
冰雪產業乘勢而上。2022年,我市依托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宣化冰雪產業園兩個規模較大的冰雪裝備研發制造集聚區,精準開展冰雪產業鏈招商、產品配套招商,全年組織招商推介活動20余場,簽約思安奇冰雪運動裝備制造等冰雪產業項目11項,冰雪產業實現產值17.6億元。目前,累計簽約冰雪產業項目120項、落地93項、投產54項。
大數據產業與可再生能源產業齊頭并進。2022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總規模達到2647萬千瓦,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可再生能源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到36%。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為大數據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搶抓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加快推進懷來國家算力京津冀樞紐起步區建設和張北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秦淮數據等16個數據中心項目建成投產,累計投入運營服務器124萬臺。(記者 亢春寧)